扁桃体肥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才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该有的样子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白癜风治的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11461_1/

在中医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中医到底要不要科学化,以及如何科学化的问题。

中医要不要科学化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医科学化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这毋庸置疑,但关键问题是如何科学化。是简单地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框架去“规范”中医的理法体系吗?是生硬地以西医学为标准去评判中医的合理性吗?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模式来对待现代科学与中医的关系,那就是走偏了的中医科学化,最终只会有一个结果——废医验药,消灭中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秉持科学精神和尊重中医特色的前提下推进中医科学化的进程呢?今天,我们就以一位顶级科学家对中医针灸麻醉机理研究的经历为主线,向大家揭示这个问题的一种答案。

针刺麻醉简史

针刺麻醉,全称“针刺经络穴位麻醉疗法”,简称“针麻”。

年8月30日,医院耳鼻喉科一位年轻住院医师尹惠珠,运用针刺麻醉,顺利完成了一例扁桃体摘除手术,并在此后的5天内,又成功地运用针麻完成12例同类手术。

同年9月5日,《解放日报》以《中医针灸妙用无穷,代替止痛药两针见分晓》为题,公开报道该院采用针刺代替药物麻醉,摘除13例扁桃体获得成功的消息。

接着,陕西、贵州、湖北等地也成功进行了针麻手术。到年底,全国12种公开的医学杂志上,就发表了近30篇关于针刺麻醉的文章。

年3月30日,医院成功地开展了一例针刺麻醉肺叶切除术。我们知道,这可不是切除扁桃体那样的小手术。

年7月5日,针麻肺叶切除术医院(医院)也取得成功。该手术持续了三个半小时,手术全过程病人神志清醒,可以聊天,并且术后无明显疼痛记录。

年中国国家科委秘密发布“针刺经络穴位麻醉应用于胸腔手术的临床研究成果报告”,报告医院与上海市针灸研究所用针麻临床施行肺切除手术例。此后,针刺麻醉临床工作得以推广。

到年初,全国已有14个省市完成例针麻手术;到年,针麻手术已达40万例;到年底,更是急剧增加到万例。

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载《中西医结合的光辉范例——欢呼我国创造成功针刺麻醉》一文,报道医院、第一结核病总院、医院分别用针刺麻醉成功地进行扁桃体摘除、肺叶切除和脑外科手术的情况。

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渐解冻,同“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一样,针灸也被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2月24日,正值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30余名访华团成员及记者在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医院观看了针刺麻醉肺叶切除手术的全过程,画面由通讯卫星直接传到美国,反响强烈。在中国政府向尼克松赠送的礼品中,就有一本英文版《中国针刺麻醉》。

代表团返美后纷纷宣传针刺麻醉的神奇,“针灸热”在美国迅速兴起,并很快传向其他西方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医针灸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替代医学疗法。

在针刺麻醉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时,一个问题也摆在了大家的面前,那就是如何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针麻的原理?

当时周恩来总理对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说:你们一定要挑选人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这个泱泱大国,不能只会做,却讲不出道理。而这个任务,后来就落在了北京医学院生理教研室一名37岁的普通讲师身上,他就是韩济生。

“针灸院士”韩济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今年已93岁高龄,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疼痛医学领域奠基人,获得过中国医学最高奖吴阶平医学奖、美国针刺研究学会首届终身成就奖等国内外奖项,担任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科学顾问。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投身研究针麻原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他也获得了“针灸院士”的美誉。

韩济生原本是纯正的西医,一开始对针灸麻醉镇痛的真实性是有怀疑的,但他没有简单地仅凭自己的理解去肯定或否认,而是本着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开始了针麻原理研究的第一步:确定现象。

年,在接到研究针麻原理的任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去现场观摩针麻手术的全过程。

韩济生在观摩时发现,接受针麻手术的患者,不仅没有痛苦的表情,而且意识清醒,在手术中还能进食,甚至术后也没有明显痛感。这让他彻底相信了针灸镇痛的客观效应。在一次采访中,他回忆说:“看完一个二十几岁女孩的开胸手术,我就服了。”

在确定了针麻效果的真实性之后,韩济生没有急着去背《黄帝内经》等古书,而是将针刺麻醉推向了实验室,去摸索其中的规律。

他和同事详细观察记录了名正常人和病人的针刺镇痛规律,发现在扎针前后,被观察者忍受疼痛的时长有明显不同,扎针后出现了痛觉迟钝的现象。除此以外,他们还发现,针刺后的镇痛效果并不是立即显现,需要20到30分钟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停针后麻醉效果也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以每16分钟下降一半的速度缓慢下降。

这些现象让韩济生提出一个假设:针刺时,体内产生了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由此,针麻研究进入了探讨建立理论的阶段。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韩济生开始在兔子身上做实验:对甲兔进行针刺,然后将甲兔的脑脊液抽出注入到乙兔的大脑,乙兔也产生了痛觉迟钝的反应。实验结果使他确信,脑脊液里含有镇痛物质。

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韩济生逐渐发现,这些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就是脑啡肽、内啡肽、强肽等,它们是人体自身释放的一种神经肽。实验团队还发现,用低频电脉刺激穴位时可引起神经肽的缓慢释放;用高频刺激时,会强烈释放。实验结论表明,中医针灸学中关于“在同一穴位用不同手法进行针刺,可产生不同疗效”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

当时对针刺麻醉的一个主要质疑是,针刺麻醉完全是心理作用,没有化学物质基础,是“伪科学”。而韩济生的研究成果为针灸的有效性提供了直接证据。

年,韩济生第一次走出国门,站在了美国波士顿“世界麻醉药研究学会”的讲台上,用确凿的实验数据和创新的神经学理论,对中医针灸原理做了详细的解释。这次演讲,使很多存有“针灸不科学”偏见的学者改变了原有的想法。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召开多人参加的听证会,讨论针灸是否科学、应该具有何种法律地位等问题。韩济生作为直接接受美国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在会上对“针灸疗法具有化学物质基础”的理论进行了科学阐述。从那以后,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开始为这种治疗方式担保;美国政府也将他所开拓的“针灸理论”编入供医学研究生教材《物质依赖》;医院也开始推广“针灸止痛”疗法。

在初步搞清了针刺镇痛的原理之后,韩济生意识到,打破“偏见”只是第一步,“针灸镇痛”的应用才是关键。于是,他开始了探讨应用的历程。

年,韩济生根据针灸原理研制出“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仪(HANS)”,并将针刺麻醉逐渐推广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使那些疼痛患者不再单纯依靠杜冷丁等麻醉药品。随后,广州、北京、医院借助他的理论,陆续在临床上开始应用针灸止痛法。

后来,韩济生又将针灸疗法应用于帮助吸毒者戒毒,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8,他开始向孤独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发起挑战,将针灸原理应用于改善孤独症患者的生活状态,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纵观韩济生院士研究针麻原理的过程,我们发现,他并没有像有些科学工作者那样,对中医的针刺麻醉这类看似不可思议的神奇现象,简单地、想当然地判定为“心理作用”、“不科学”等,直接拒绝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而是本着“确定现象、摸索规律、探讨应、建理论”的思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这在西方科学占主流地位、中华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的时代,是多么可贵的科学精神啊!

拥有这种科学精神的还不止韩济生一人,当时有一大批科学工作者和西医外科专家,参与了针麻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如:

医院首任院长、“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神经网络学会终身成就奖者张香桐;

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小定;

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裘德懋;

我国胸心外科先驱、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胸心外科主任王一山;

……等等。

现实中,很多科学工作者不愿意参与像中医针灸这样的传统文化类科研项目,可是,韩济生等科学家的经历却证明,传统文化类科研项目,往往是产生科研突破性、创新性成果的途径。

当年,正因为很多人不愿意接手针刺麻醉的原理研究,所以才给了韩济生一个机会。后来,韩济生因针麻研究成果显著,于年4月,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

所以,在一些看似难以置信的中医效果和生命特殊效应的背后,也许就蕴含着某些重大科技突破的机会和可能性。

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韩济生回顾自己50多年来对针刺镇痛的认识和研究历程,不禁感慨道:

“科学本身在不断进步之中,我们对世界万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规律的把握也在不断进步之中。对于我们目前暂时还认识不了、说不清楚的东西,不能因为我们不懂就轻易否定。就像我们直到现在还解释不清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它的解剖结构是什么,但决不能因此否定它。中医针灸是一个宝库,其有效性不容否定,其科学性值得我辈用如今拥有的科学技术利器继续不断加以挖掘。”

“那些说‘针刺是假的’‘针刺疗法是伪科学’的人,认识不到针灸有效性和目前已知的科学原理,就贸然否定针灸,太不应该。”

02:20

针刺麻醉现状

针刺麻醉自年后,因社会变革等因素而很快陷入沉寂,医院保留了针刺麻醉技术。后来发展出了更为成熟的针刺加低量麻醉药物的针刺复合麻醉,医院,针灸参与到手术中已经成为了常规。但时至今日,社会大众对针刺麻醉的了解已少之又少。

而在国外,人们对针灸和针刺麻醉的热情却始终未减。在北京0年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越南全国针灸学会会长NguyenTaiThu教授在“针刺麻醉手术在越南”的报告中说:越南从-年,采用针刺麻醉法,为例患者做了手术,其中95%的患者获得成功,涉及的手术达60多种。在美国,至今仍在一些不宜使用麻醉药物的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针灸疗法更是遍及美国各地。

6年,英国BBC到上海拍针刺麻醉,全程记录了一名21岁的安徽姑娘小陈,在上海医院接受针麻心脏手术的全过程,最终制作成了纪录片《替代疗法:针灸》,在国外播出后,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中国中医药报》一篇关于针刺麻醉的报道中这样说到:

“在医学领域里,作为中国独创的科学技术,没有任何项目比针灸和针刺麻醉产生过更大的国际影响。中国医学家独创的针刺麻醉技术,不但是中西医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还对中国外交及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特定的历史作用。”

“从事针麻研究的中国科学家和中西医临床工作者们,同当年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一样,为中国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刺麻醉引发的一系列后续针灸西进效应及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作用,是同时期任何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所不能比拟的。几十年来针灸在西方兴旺发展的事实,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中国针刺麻醉研究的历史贡献。针刺麻醉的成功在西方的影响要远远超出针刺本身的医疗作用,它让西方看到了中国人对传统的继承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海外版谁是针刺麻醉手术第一人(往事回顾)

CCTV-1综合频道《生活圈》健康向未来

CCTV-10科教频道《人物·故事》科学大家·韩济生

网易号“国学的天空”针刺麻醉,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搜狐号“察网”由屠呦呦新突破想起赠尼克松国礼《中国针刺麻醉》

哔哩哔哩“国医文化传承”中医针灸专家韩济生

《健康必读》揭开“针灸”镇痛谜底的韩济生院士

经济参考报85后”院士韩济生:针灸科学性不容否定

解放日报张香桐:传奇的百岁人生

健康时报“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愿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

中国中医药网针刺麻醉推动针灸走向世界

澎湃新闻神奇的小银针

TheScienceofAcupunctureBBCDocumentar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中国中医药报美国针灸热传奇(14)

针麻因何在一夜间消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